2014年4月29日,第13期
★本月精采內容★
等到厚棉被收進衣櫥,才發現已經正式告別冬天。而新上市冰品飲料一波波的推出,突然意識到,要開始準備迎接夏日。但一想到未來早上出門,迎面而至的是柏油路面散發陣陣廢熱,佐以汽機車排放的烏黑廢棄,變得一點都不期待。
在小霸王國,有50%的人口居住於城市;而聯合國世界人口趨勢預測,2050年將會有70%的人口會集中在都市。這代表著有更多的人、更多的車、更多的房子和水泥路出現,並消耗更多能源消耗。要怎麼扭轉頹勢,重新擁抱夏日,現在就跟著地球女皇來一場知性冒險吧!
我們也有FB粉絲頁喔,關鍵字搜尋:「環境共和國」,就可以即時訂閱我們的消息囉!
馬上按讚
◆世界環境日「低碳大進擊 奔向環保大地之旅」活動(5/4)
◆環境教育百萬大學堂–社區實務工作坊(5/6~7)
◆筆走田園嘉鄉-劉克襄導讀(5/7)
◆ 環保績優志工隊環境教育宣導活動(4/29~6/17)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522」推廣生態保育教育系列活動(5/21~5/23)
如果您覺得這份電子報值得一讀,請推薦給您的朋友。
推薦訂閱
親愛的大家,我是地球女皇,很高興又跟大家見面了,謝謝你們去年認真聆聽我的故事,並訂下地球日來喚起大眾共同守護家園的意識,並正視氣候變遷的問題。你們的努力我看見了,讓我更期待與你們共同實現美好未來。
不過,我們要走的路很長,要做的還很多,現在世界都市總人口已經超越鄉村總人口,在全球各地,大規模的人口並持續往都市遷移,導致大量能源、交通與建設需求。所以我們必須打造無污染,高效率能源、交通與公共建設的綠色城市...
閱讀更多
現在全球約有50%的人口居住於城市,而城市能源的消耗,卻占世界能源消耗的60%至80%。根據調查,美國47.6%能源用在建築,28.1%能源用在交通,而建築約佔全球能源消耗32%。由此可知,節能必須從都市著手,並著重於建築和交通。
就城市規劃來說,高發展密度的大型都市,往往因為人口遷徙、搬運貨物、食物和水,形成可觀的碳排放。複合式的區域發展模式,可能是比較永續的城市發展模式。而建築方面,雖然非綠能建築消耗掉世界40%的能源,好消息是我們的科技已經能減少 大量的建築能源消耗,例如德國的太陽房子。不僅如此,這些永續相關產業,更可以帶動發展並增加就業人口,真是令人振奮!
天然氣主要成份為甲烷(CH4),使用天然氣發電,每單位熱量的碳排放僅有傳統煤炭發電的一半多一點,因此天然氣相對燃煤發電來說,是較為節碳的選擇,許多人也把天然氣視為低碳轉型過程中的一種過度能源。 在中文世界的討論,比較多強調天然氣發展帶來的經濟巨變,比較少觸及水力壓裂法開採技術本身的社會與環境爭議。而在美國,一說到開採天然氣,大家就會想到《Gasland》這部紀錄片,此片由Josh Fox導演,在2010年榮獲許多獎項,還得到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提名...
■ 發行單位: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 策劃執行: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Tel:+886-2-29332233 ■ 地址: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 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王鎮中 ■ 責任編輯:古國廷、林睿妤 ■ 投稿信箱:funkt@e-info.org.tw ■ 訂閱/退訂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