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30日,第15期
★本月精采內容★
你也許知道氣候變遷是全世界未來需共同面臨的難題,但其造成的影響早在島嶼國家屢見不鮮。海岸線後退、海水倒灌、大水不退都是島國現今的景況。延續上個月的討論,本月世界環境日也配合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國際年,將主題訂為「提高你的呼聲,而不是海平面」,呼籲大家支持島嶼國家對抗氣候變遷。
今年環境日主辦國選在加勒比海島國巴貝多,它是對抗暖化困境的絕佳例證,有近半數住宅安裝太陽能熱水器,並持續發展可再生能源技術及綠色經濟建設,加勒比海地區國家更進行區域合作,安裝海平面和氣候監測系統。 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地方為減緩氣候變遷付出,接下來,請跟著環球小姐探索各地的奮鬥故事!
我們也有FB粉絲頁喔,關鍵字搜尋:「環境共和國」,就可以即時訂閱我們的消息囉!
馬上按讚
◆ 2014暑假溼地學園忍蛋班-巴夫洛的奇幻旅程(7/2~7/17)
◆「自然塗料」親+子體驗創作坊 (7/5-6)
◆ 「永續農村、綠生活」體驗營(7/7~11)
◆ 第四期淡水河左岸綠色走讀行動教師研習營(7/8~9)
◆ 里山刈稻 (7/12~13)
如果您覺得這份電子報值得一讀,請推薦給您的朋友。
推薦訂閱
各位先生、女士好,我是環球小姐,來自小霸王國。當選以來一直擔任親善大使,修復小霸王國與其他環境城邦的關係。目前,小霸王國的人民已經展開許多行動,修補以往因恣意開發造成的環境破壞。
今年,我的主要任務是呼籲各國共同對抗氣候變遷。在我周遊列國的路途中,發現有些國家完全感受不到全球暖化的現象,但許多島嶼國家生存直接受到威脅,沿海地區土地流失、遭受洪水侵襲的狀況日益嚴重....
閱讀更多
棕櫚林立的金色沙灘、七彩繽紛的珊瑚礁,島嶼總是人們遠離煩憂的度假首選。但是在過去二十年,因為氣候變遷導致海洋表面溫度上升,全球珊瑚礁損失面積高達3400萬公頃,此外也影響了遷移性動物的生活型態,海龜繁殖能力受阻、鯊魚增加攻擊人類的頻率;而島嶼國家人民的生計也因此受到衝擊。
近年許多調查報告指出氣候變遷對環境造成的傷害已不容忽視,美國環保署宣布的五年策略計劃即納入氣候變遷議題。在開發綠能、減碳開始成為各國政府的重要政策同時,怎麼做、如何做得好,亦成為所有人重視的課題。
島嶼國家是面對氣候變遷,而採取積極作為的模範國家:南太平洋托克勞群島已成為全世界第一個百分之百由再生能源發電的國家, 而53個小島嶼發展中國家承諾在2035年前,對石油的依賴性減少一半。近年台灣也有相關行動,像是環保署舉辦展覽、教育部將氣候變遷納入課程。期待今年環境日小島國家的發聲,將鼓舞更多人一同努力。
「海平面持續上升,全國平均海拔只有2公尺的吐瓦魯要被淹沒!?」台灣導演黃信堯為了拍攝八八風災的紀錄片,身揹行囊前往吐瓦魯,探查他們怎麼面對即將淹沒的殘酷現實。不料對比眼前抱持信念的島國人民,台灣遭逢水患的場景以及失去依靠的農民,反而更像是明天就會被淹沒的國家。 紀錄片《沈沒之島》我們看見台灣無法完工的淤積漁港、擁有七萬多顆消波塊,卻無法阻擋海岸侵蝕,還有由人工運砂堆積而成的沙灘。這些現實是否還有改變的可能,不會扼殺下一代孩子對自然海岸的想像呢?
■ 發行單位: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 策劃執行: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Tel:+886-2-29332233 ■ 地址: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 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王鎮中 ■ 責任編輯:古國廷、林睿妤 ■ 投稿信箱:funkt@e-info.org.tw ■ 訂閱/退訂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